靖康耻,犹未雪!这六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瞬间烫醒了所有汉家君臣骨子里的警惕与寒意!

        龙椅上的朱元璋,眉头瞬间拧成了铁疙瘩。就连一直抱着胳膊看戏的燕王朱棣,也收敛了漫不经心的神色,眼神锐利如刀,刺向光幕上那个尚未露面的“努尔哈赤”。

        礼部尚书捻着胡须,老脸皱成一团,喃喃自语:“史载女真大部亡于蒙元,散逸深山者虽有,亦不过疥癣之疾……这建州卫,从何而来?竟成如此气候?”

        光幕画面并未理会洪武朝的惊涛骇浪,继续推进朝鲜君臣的密议:

        李昖面露犹豫,看向群臣。

        朝鲜大臣们激烈争论,有人意动,有人则激烈反对(旁白点明朝鲜判断):【朝鲜君臣议:努尔哈赤名为援朝,实欲借道吞并海西女真诸部!且倭军前锋已拔海西女真二十余营,余部溃散,建州此时介入,居心叵测!】

        最终,李昖疲惫地挥了挥手。使者马三非得到的是朝鲜方面极其“礼貌”却异常坚决的婉拒。

        “唇亡齿寒?呵!”朱棣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打破了殿内的凝重,“这努尔哈赤,倒是个会挑时候趁火打劫的主儿!朝鲜人也不傻,引狼入室的事,不敢干!”他眼中闪过一丝对那女真首领的审视,“有点意思。”

        光幕视角迅速切换至朝鲜境内明军大营。一位身着大明高级将官铠甲、神态间却带着几分浮夸之气的将领(旁白标注:明军将领葛总兵),正私下接见朝鲜礼曹判书尹根寿等官员。葛总兵拍着胸脯,唾沫横飞,声音洪亮得仿佛要让整个军营都听见:

        “尹大人放心!圣天子震怒,已发雷霆之师!关内蓟州、宣府、大同各处镇兵,那都是百战精锐!还有调来的南兵,合起来整整十万!这还只是前锋!”

        他伸出两根手指,比划着,脸上洋溢着一种盲目的自信,“广宁、辽东,咱大明经营多少年的铁桶江山?精兵六十万!枕戈待旦!圣旨明明白白:此次大军入朝,就是要直捣王京(汉城),犁庭扫穴!定要让倭奴片甲不归!若今年放跑一个,明年他必卷土重来!所以,必须毕其功于一役!”

        第323章建州女真初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