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迭代的速度,而是如何在创新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
刚才有人说,金融创新应当谨小慎微,但我们不能忘记,几十年前,信用卡刚出现时也被质疑“鼓励超前消费”,可如今它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基础设施。
花呗的诞生,初衷是为了让信用成为每个人的资产,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因为缺乏信贷记录而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服务,但他通过按时还款积累的信用,恰恰是社会对奋斗者的认可。
我们倡导的“适度超前”,本质上是让人们有机会用未来的确定性,对冲当下的不确定性,这些难道不是值得鼓励的理性选择吗?
当然,任何创新都需要边界。
阿里始终认为,金融的核心是风控,科技的底线是责任。
我们建立了覆盖10亿用户的信用体系,通过大数据识别潜在风险,对过度借贷行为进行预警;我们在产品设计中强制嵌入“还款提醒”功能,在用户可能逾期时主动干预。
这正是科技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既不因噎废食,也不放任自流。
我们这些努力不应该被某些媒体抓大放小,刻意忽略,这是不公平的。
说到“合规”,我想强调的是,合规不应成为抑制创新的枷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