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某些企业恨不得把用户信息扒得底朝天:相册照片、复制粘贴的文字、常用APP、人脸识别数据、人际关系网、家庭住址、公司信息……

        毫不夸张地讲,每个人都在网络上,毫无隐私可言。

        聚焦到网约车企业,用户周末打车的出发地、目的地、同行人,甚至在车上的言行举止,比如隔壁老王带谁家的老婆去酒店,都能查得明明白白,服务器上都有记录。

        就像某些人的信息,如果想要查分分钟就能查出来,但如果查不出来,那就不是技术的问题了。

        可如今,这些信息全攥在企业手里,监控调取随心所欲。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感觉我们自身的信息不值钱,但是数亿人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宝藏,也可以成为某些国家获取情报的重要来源。

        这数亿人里,难道没有科研人员、机关干部、领导干部?

        若他们的住址、工作地点、人际关系、联系方式全被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陈默记得曾经就好像有个极具潜力的战略人才半夜回家打个车就没了,这还是当时他作为普通人的信息渠道都知道的消息。

        那他不知道又有多少?

        就像打的出行目前掌握的交通大数据,是可以用来判断现在的交通便利节点,以及人口产业集聚区的,即使只是审计报告、财报附注及相关往来问核,信息量也是巨大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