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过後,涌起的是担忧,那是对王羽安危的牵挂。

        到底是身经百战的JiNg锐,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凉军已经从最初的混乱无序中恢复过来。秩序恢复的同时,也有了明确的追击方向,众寡悬殊之下,就算公子本事再高,也无法确保无虞。

        若是在今日之前,于禁肯定不会这麽关注自家公子,但见识过了王羽的手段魄力之後,他已经将王羽视为了未来的希望。

        所谓私兵,其实是从春秋战国时代的门客衍化而来,当日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他奔走的侯赢、朱亥,都是门客。其前途命运,与所在国家只有间接关系,与主君才息息相关。所以,当年的朱、侯二人在信陵君违背魏王旨意时,依然Si心塌地誓Si相随。

        这就是门客的忠义。

        以门客自居的于禁,时常会对主家的前途感到忧虑。

        家主王匡为人磊落,忠君守义,然而,却不通权谋之道。如今,乱世的徵兆已经很明显了,这麽一个老好人,有可能拼搏出一片天地吗?

        于禁很怀疑。

        当初大将军何进派出去招兵的府掾,远不止一两个,光泰山郡就有两人,一个是王匡,另一个则是济北相鲍信。

        後者如今拥兵近万,在兖州混得风声水起,地位权势远在王匡之上。于禁时常会设想,如果当年他跟着鲍信,现在会怎样?

        按说他受了王家的供养,就不应该有别的心思,但王家的前景实在黯淡。王匡不擅权谋,好歹还能算是个仁厚之主,对於没太大野心的于禁来说,倒也值得尽宾主之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