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见不得这小子得意忘形的样子。

        “批评倒无所谓,因为故事的好坏并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的。”刘培文关心的是另一方面,“我发现没看懂的人是真的多啊!”

        “这篇确实还是有些门槛的,”周燕茹这会儿有空了,凑过来说道,“不要光看读者来信嘛,评论界可是一片好评啊!”

        “我倒是知道王蒙老师给我写了篇评论,其他的还有?”刘培文好奇道。

        “呶,都在这了!”张德宁从另一个cH0U屉里cH0U出一个剪报本,翻开给刘培文看。

        大大小小,十几篇评论,几乎清一sE的好评。无论是从意识流写作的探索方面,还是从文章对两代人的隔阂与不同的Ai的描写上,所有的评论文章,几乎都是一个观点,优秀!

        “你这篇,估计评个全国优秀中篇,可以说板上钉钉。”周燕茹点评道。

        不过评选是两年一轮,81-82的评选要等到1983年初了。

        刘培文这才觉得心情好了一些。

        其实在写完的时候,他就知道这部作品注定不会是一篇被大众广泛认可的作品,他最初的写作目的,也不是给大多数人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