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几个老臣还想提出质疑,嫡长孙女也在画像之列,有极大可能成为太子妃的礼部尚书也想据理力争。

        已经升任户部侍郎的封大人站了出来证明,“臣查阅当年的记载,四皇子劫走的那批赈灾的银子,后来虽然补了赈灾粮过去,但百姓并没有受益,而是进了废太子和彭太傅这一群狗官的库房,追讨进来的也归了国库,整件事情中景家、陶家、崔家功不可没。”

        封大人出列时,怀里抱着一摞发黄的账册,纸张边缘脆得几乎要碎。他每翻一页,殿中便响起一声轻响,像枯枝断裂。念到“狗官”二字时,他眼角抽搐,显然是恨极。

        “这件事,想来大家都有耳闻,建安郡和九江郡的百姓,还有后来的官员都可以证,一查便知。”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钉进金砖缝里。殿外忽有风掠过,吹得铜鹤颈上的金环叮当乱响,仿佛也在应和。

        还有景春熙冒险救了自己几次的经过,胥子泽也娓娓道来,包括先皇遗诏是怎么找到的,也一一道来,只是都隐瞒了景春熙拥有的灵异。

        至于大青山里的秘密,还不知道父皇的决断,他才没有道破。

        说到“先皇遗诏”时,他声音低下去,像怕惊动殿梁上沉睡的龙。群臣里有人悄悄抬头,去看御座后那幅金龙浮雕,龙目圆睁,似也在听。

        “至于江南的开仓放粮,惩治贪官污吏,揪出卖国贼,这些事在前面几个月,从江南传回来的一封封奏折里,都没隐瞒景家春熙的功劳。我相信在座的官员即使眼瞎,也不会耳聋。”

        他抬手,从袖中抽出一封折子,啪地展开,纸面反射的天光刺得近旁几个老臣眯起眼。折子上密密麻麻的红圈,像一簇簇小火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