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陛下,”徐达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带着沙场宿将特有的厚重感,“臣…臣观天幕所述,此事…此事环环相扣,迷雾重重。使臣胆大妄为,欺瞒中枢,确系首恶,罪不容诛!然…然中枢主事之石星、宋应昌,乃至…乃至最终决策之廷议,是否…是否过于轻信,失于查察?臣斗胆揣测…或许…或许是万历陛下之意旨,在层层传递之间,被下头那些急于求成、粉饰太平的宵小之辈…曲解、利用了?”

        他巧妙地用了“曲解利用”,既点出了万历可能的失察,又把核心罪责牢牢按在了“下头的人”身上,给万历留足了回寰的余地。言罢,他深深地垂下了头。

        朱元璋盯着徐达看了半晌,眼神复杂难明。徐达的回答比赵瑁高明,但依旧无法平息他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被后世子孙的无能(或软弱)以及臣子欺瞒所点燃的滔天怒火。

        第334章大明会有这样的傻逼吗

        他下意识地想去看站在太子朱标身后的老四朱棣——那个万历皇帝的直系祖宗,但目光刚触及朱棣那同样凝重铁青的脸,一股莫名的烦躁和厌恶就涌了上来。他猛地扭过头,不想再看这个“罪魁祸首”,目光最终落回了太子朱标身上。

        “标儿!”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尖锐的提醒,“你给朕好好看看这天幕!好好看看!这情景,这手段,熟不熟悉?!朕怎么觉得,跟当年我们错封了那个…那个叫什么来着?对!足利义满!错封他为‘日本国王’那档子窝囊事,他娘的一模一样!简直就是照着模子又演了一遍!”

        朱标被父亲点名,浑身一凛。他本就聪慧,天幕展现的荒诞与父亲口中足利义满的旧事瞬间在他脑中清晰重叠、碰撞!

        洪武初年,大明初立,急于弄清倭国情况,结果被来使一番花言巧语和似是而非的“称臣”所迷惑,真就下了册封诏书,封了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

        后来才知,足利义满在大明面前自称“臣”,在其国内依旧是天皇之下的“征夷大将军”,所谓的称臣纳贡,不过是场利用大明威名巩固自身地位的政治交易!大明被实实在在地当成了冤大头,颜面扫地!

        这万历朝的闹剧,何其相似!同样是伪造的恭顺(谢、徐二人谎报日本恭顺),同样是欺瞒中枢(石星、宋应昌不知实情),同样是伪造文书(沈惟敬和小西行长炮制降表),最终同样是册封了一个根本不会认账的“日本国王”(丰臣秀吉)!

        一股寒意顺着朱标的脊椎直冲头顶,他脸色煞白,脱口而出,声音因震惊和某种宿命般的恐惧而发颤:“父皇明鉴!正是!正是如此啊!当年足利义满受封‘日本国王’,何曾真心臣服?不过借我大明之威名自重!如今这丰臣秀吉…这猴子!他提出的七条,字字狂妄,句句诛心!他怎可能真心接受我大明册封为‘王’?这…这分明又是一场戏耍!一场赤裸裸的戏耍!那伪造的降表一旦被戳穿,猴子必定翻脸,谈判必定破裂!我大明的颜面…又要被扔在地上践踏一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